学校召开“深化文化研究 坚定文化自信”座谈会

作者:文/王绍瑾发布时间:2025-06-24浏览次数:534

  6月23日,学校召开“深化文化研究 坚定文化自信”座谈会。校长张宝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李俐俐主持会议。各人文社科教学院(部)、科研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张宝强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文化繁荣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为主题,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就高质量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提出六点要求:一是以推动文化繁荣为牵引,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向创新。要坚持把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构建“理论学习—研究阐释—宣传普及”一体化机制,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二是以有组织的科研为牵引,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创新。要针对社科领域“卡脖子”问题,积极建立“供需紧密对接、研究快速反应、集体攻关协作、成果系统集成”的科研运行机制,推动从“问题聚焦”到“多维立体”的科研组织变革,争取实现全体系解决问题能力的整体跃升。三是以社科平台建设为牵引,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载体创新。要紧扣时代需求,创开源开放管理模式,建兼容传播矩阵,聚人才智慧资源,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和研究成果密度,以开放姿态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四是以跨学科交叉研究为牵引,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手段创新。要积极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开展智库研究,聚焦“文化+科技”“计算社会科学”等前沿交叉领域,以实证和科学工具创新科研,为壮大哲学社会科学注入新质科研力。五是以精品成果导向为牵引,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创新。要以“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为目标,聚焦张伯驹研究、闵惠芬艺术研究、乡村振兴研究等特色方向,坚持高质效标准,强化品牌意识,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六是以激发科研人才活力为牵引,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用人激励制度创新。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创新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重视高端人才选育,以人性化服务厚植人才成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

  会上,与会人员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了交流发言。

(编审/武暾 签审/丁恩全 审核/周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