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高等教育)刊发校党委书记余本海署名文章

作者:发布时间:2025-04-22浏览次数:589

近日,《河南教育》(高等教育)刊发校党委书记余本海署名文章——《主动对标“四高四争先” 开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文章指出,周口师范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锚定教育强国强省战略,主动对标省委“四高四争先”总任务,积极发挥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和重要支点作用,持续提升内涵、优化外延、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奋力开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主动对标“四高四争先”  开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周口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余本海

周口师范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锚定教育强国强省战略,主动对标省委“四高四争先”总任务,积极发挥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和重要支点作用,持续提升内涵、优化外延、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奋力开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锚定申硕目标抓内涵,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实现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集中体现。一是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优化人才梯队建设,做好各级各类人才项目的选拔、培养工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修订职称评审办法,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和教师专业成长培训体系,逐步形成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长效机制。二是着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强高水平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主动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开展有组织科研,力争产出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三是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河南“7+28+N”重点产业链群,动态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制定课程质量评价实施办法,引导教师基于“知识图谱+AI助教”建设智慧课程,推动全校课程建设升级提档。同时,持续加强省部级以上优质教学团队建设,力争产出更多高水平教育教学成果。

坚持校地融合抓外延,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坚持开放提升,深入实施校地融合战略,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不断完善校地合作机制,以高水平开放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一是高起点谋划产教融合。充分依托现有办学资源,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高标准建设现代产业学院,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二是深层次推动校地合作。深度参与伏羲实验室、周口国家农高区建设,共建科创中心实验室,积极参与地方重大发展项目,通过共建研发中心、研发关键技术等多种合作形式,提升科研实力和企业竞争力。三是多渠道畅通国际化合作办学。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水平大学合作,力争获得更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平台。积极推动“周口师范学院博农科技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加纳老子国际学院”等办学机构通过审批,力争2025年秋季招生。

聚焦师生关切抓民生,绘就高品质生活新画卷。坚持事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努力让全体师生共享学校发展成果。一是持续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加强教职工生活园区、餐厅、校医院等服务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教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服务,满足师生的日常需求。二是持续完善学生服务体系。升级改造图书馆座位预约系统,在图书馆一楼大厅设置主题阅读区、大数据展示区、展览区、休闲区,在学生宿舍增设自习室,拓展师生学习空间。三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认真落实校领导接待日制度,积极回应师生关切;做好教职工健康体检、节日慰问及教职工生日祝贺等工作,积极开展送温暖、困难帮扶、金秋助学活动;解决青年教职工子女小学入学、幼儿园入园问题。优化“码上办”小程序和8812345服务热线,做到5分钟接单、30分钟响应、“小修不过午,大修不过夜”,切实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

扛实主体责任抓改革,激发高效能治理新活力。一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通过编制《周口师范学院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调整方案》,稳步推进“大部制”“院办校”“学部制”等九项重大改革,理顺行政管理体系与学术治理体系,优化二级单位目标任务考核机制、财务绩效配套考核机制,不断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二是全力完善内部治理体系。聚焦学校“1234”高质量发展体系,推动管理机构改革,强化部门服务效能,推动办学重心下移,夯实学院办学主体地位。三是全域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加快数智校园建设,深入挖掘数据资源在办学治校、重大决策中的支撑作用,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

编审/武暾 签审/周效章 审核/周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