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党代会⑫】新闻与传媒学院:坚持“双注重 双提升” 深化“四个改革” 着力培养“三基四能”应用型传媒人才

作者:刘春蕾 孙红震发布时间:2025-04-12浏览次数:16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周口师范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为回顾奋斗历程,汲取奋进力量,激励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师范特色鲜明、区域优势明显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再立新功,党委宣传部特推出“献礼党代会”专栏,全面展示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取得的标志性成就以及基层单位工作特色成效。现推出第十二期《新闻与传媒学院:坚持“双注重 双提升” 深化“四个改革” 着力培养“三基四能”应用型传媒人才》。


新闻与传媒学院:坚持“双注重 双提升”  深化“四个改革”  着力培养“三基四能”应用型传媒人才

党委书记刘春蕾  院长孙红震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新闻与传媒学院根据学校办学定位,结合学院实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双注重”,坚持教师能力、学生能力“双提升”,深化课程教学、课程考试、实践教学、毕业论文“四个改革”,着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基础理论牢固、基本技能熟练,能写、能说、能编、能拍的“三基四能”应用型传媒人才,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

坚持“双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贯彻“产出导向”理念,围绕传媒行业人才需求,结合人才培养实际,明确“三基四能”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目标,从“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培养“能写、能说、能编、能拍”的传媒专业人才。把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双注重”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推动理论知识教学与专业技能教学融合,让师生在边教、边学、边做过程中,提升教学水平,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消化吸收,增强教学效果。

参加省大艺展

5年来,学院师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世界院校展、全国大学生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夏令营微电影大赛等专业赛事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其中省级以上奖励101项。“三基四能”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工作经验多次被河南日报、大河网、映像网、周口日报、周口晚报、周口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力促“双提升”,拓展学生“双创力”

 学院在教育教学中坚持教师业务能力和学生专业能力“双提升”,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双创力”。

一是通过外出学习培训、媒体单位挂职锻炼、举办教师业务能力展示活动等,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近年来,学院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思政示范课程1门。学院教师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参与产教融合、对接行业生产过程,获批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1项、教育部就业对接育人项目1项。5位教师入选河南省高等学校与新闻单位“千人计划”互聘人员,评定“双师双能型”教师9人,青年教师李雪应邀担任“未来金话筒”全国总决赛评委,王红霞老师获河南省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陈远征老师作品《誓言》获教育部新时代教师风采短视频征集活动优胜作品。

教师业务能力与学生专业能力双提升

二是持续开展专业汇报演出、课程展演,搭建“1+1+N”实践训练平台,成立实践教学团队,带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等形式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提升。近年来,学院先后获批河南省县级融媒体虚拟仿真实践教学项目、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河南省全媒体科普创作基地等省级实践教学平台。多位优秀毕业生被联合国新媒体部、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湖南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单位录用,其中,陈菲菲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宋文雅被腾讯体育派驻美国担任记者。在校学生和毕业生创办近20家公司,其中,张鲁登创办的北京华视风行传媒公司,已发展成为集传媒、教育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下辖18个分公司,张鲁登荣获第三届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兵和“2024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 

实施“四个改革”,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创新

学院结合实际,积极实施教学“四个改革”,把“三基四能”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落到实处,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实施课程教学改革。重视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举办“传媒人士进课堂”活动、课程展演、创意活动策划、推进信息化教学、申报教改项目等形式,强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坚持“双注重”,在专业理论深化学习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强调学生的课程参与、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二是实施课程考试改革。对部分技能课程,鼓励教师进行多种方式的考试改革,加大技能展示、作品展示等内容的考试比重,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可信性和有效性。目前,学院已有20%以上的课程进行了考试改革。为保障课程考试改革取得实际成效,每门课程都有严格的特殊考试方案,在鼓励改革创新的同时,强调在课程特色基础上的规范合理有效。

三是实施实践教学改革。搭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积极对接传媒行业项目和具有单元性质的课程,学生根据自身专业、能力和兴趣选择实践平台、参与项目或具有实践性质的单元课程。学院成立了10个实践团队,积极推进“1+1+N”实践平台建设,依托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和社会资源实现与传媒产业的有机对接。

实践平台

四是实施毕业设计改革。为在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把好关,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学院积极推进毕业设计改革。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均以视频作品代替文本形式的毕业设计,学生动手能力得到不断强化。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新征程上,学院将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将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要素融入“三基四能培养体系,构建“基础理论+数字技能+人文素养”的复合型能力矩阵,努力培养文化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并重的“三基四能”应用型传媒人才。

(编审/武暾 签审/刘春蕾 孙红震 审核/周效章)